比亚迪官宣全系车型涨价 “反向操作”意在“一石二鸟”
财联社11月23日讯(记者 张屹鹏)当业内在猜测继奔驰之后谁将成为下一家跟进特斯拉降价的反向操作车企时,突然逆其道而行,比亚对王朝、迪官海洋及腾势的宣全系车型涨价格进行上调。 11月23日,价意比亚迪宣布将对王朝、石鸟海洋及腾势相关新能源车型的反向操作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2000元-6000元不等。比亚比亚迪解释称,迪官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将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宣全系车型涨在此之后上牌的价意车辆国家将不再给予补贴,同时下半年以来,石鸟电池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反向操作涨价是比亚受以上两个主要因素影响。 在消费端,迪官将于12月31日退出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理论上将致单车价格上涨4800元至12600元不等;在上游原材料端,虽然11月23日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出现了每吨5000元的下调,但依然处于62.5万元/吨的高位。双重因素叠加下,比亚迪此时官宣的涨价似乎合情合理。 然而,比亚迪调价公告中有关客户购车时间的表述,却“暴露”了其此次调价的真实意图。在公告中,比亚迪强调:2023年1月1日之前付定金签约的客户不受此次调价影响。 “自从新能源车国补退坡进入倒计时后,大多数车企、经销商都借势开展了一波‘国补促销’。比亚迪此番提前宣布涨价,其实也是希望带来年末‘抢单’的效果。”对于比亚迪的“逆势调价”,有行业分析人士表示。 这样的判断,在比亚迪终端处得到了部分证实。“全系都涨,具体上涨多少还要等厂家通知,可能会在年底之前就(把指导价)切换过来。”一位比亚迪经销商销售人员告诉财联社记者,现在订车肯定还是上涨之前的价格,年底前提不到车也不受影响。“现在车源很紧张,建议看好了就尽快订车。” 事实上,比亚迪的这一操作与一年前特斯拉的操作几乎如出一辙。去年11月19日,特斯拉官宣国产Model 3后轮驱动版涨价1.5万元;五天之后的11月24日,特斯拉再次上调了国产Model 3/Y的售价,两款车型均上涨4752元。尽管特斯拉官方并未对接连两次的调价作出说明,仅表示“此为补贴后起售价,由补贴前起售价扣除预估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金额得出”,但行业普遍认为,特斯拉的操作,与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30%的政策密切相关。 “今年年末不仅不会出现大范围的新能源车降价潮,反而有可能出现一轮涨价潮。”对于比亚迪宣布涨价,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明年新能源国补即将退出,先降价后提价会让车企处于被动位置,不利于销售的开展。” “应该说比亚迪此次调价的时间节点把握的非常好,既充分把握了国内消费者‘买涨不买落’的消费心理,利用今年余下的一个多月抢得更多订单,又通过提前释放涨价信息,为明年年初的销售做准备。”在上述行业分析人士看来,当下产能不断释放的比亚迪,已消耗了此前积压的大量订单,亟需通过信息的提前释放获取新的订单,最终保证明年国补政策退出后一季度交付的平稳过渡。 相关上险数据显示,11月第三周,比亚迪上险量44,874辆,环比增长10.2%;11月前三周累计上险量122,783辆。依此推算,比亚迪11月批发量将连续三个月保持在20万辆以上。 就在比亚迪宣布将于明年1月1日全系调价的当日,极氪智能科技副总裁赵昱辉回应称,目前极氪不会跟风做价格调整。另有某头部自主传统车企高层向财联社记者坦言,“当初车型上市时的定价就比较低,卖一辆亏一辆。虽然原材料涨得这么凶,但我们只有在销量上来了才敢涨价,否则涨价会对市场端非常不利。” “新能源车国补即将退坡,车企涨价是必然的事情。”崔东树表示。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柳药集团股价年内涨10%仍顺势抛1亿护盘 医药工业板块营收提高34%成新增长极
- A股缩量窄幅震荡:中药板块全线反弹 资金静待四季度反转信号
- 学了不喜欢的专业,却“逆风翻盘”的年轻人
- “银行业保险业这十年”之十一——福建银保监局篇
- Rivian员工投诉生产过程存在安全违规行为
- 周四热门中概股多数下跌 每日优鲜跌超18%,蔚来跌超10%
- 年内A股总市值已蒸发14万亿,四季度反弹能否如约而至?
- 北京通州楼市前八月成交170亿元 改善型住宅去化速度较快
- LPR连续3个月按兵不动,多地房贷利率步入“3时代”
- “北溪-1”已停止泄漏,能修复吗?俄副总理最新发声!北溪管道泄漏已致8万吨甲烷扩散,将产生灾难性影响
- “银行业保险业这十年”之十五——厦门银保监局篇
- 出口“爆单”!中国取暖“神器”火了,相关A股暴涨,行业前景几何?
- 鸡蛋期货突然启动上涨行情 “底气”何在?
- 摩托罗拉一款新机将至 或于10月3日发布 配108MP主摄
- 深市期权新品种上市近两周 ETF基金份额及流动性明显提升
- 国庆假期不远行,本地及周边“微度假”成主旋律
- 经济观察:金融街论坛释放中国经济四大信号
- 调查报告称“北溪”管道泄漏由水下爆炸引起
- 南向资金9月加码 “扫货”蓝筹股
- 年内A股总市值已蒸发14万亿,四季度反弹能否如约而至?
- 搜索
-